“我是膏方老‘粉丝’,以前一到秋冬就手脚冰凉,吹点风就感冒,连续吃了几年,现在好多了!过两天就是立冬,该吃膏方了。”11月2日,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(安徽省针灸医院)老年病一科内,王阿姨一大早就赶来找俞红五主任开方。
(资料图片)
像王阿姨这样一年一度“如约而至”的市民不在少数,而该院在每年霜降节气后开动好几口大锅一同熬制膏方,也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。
膏方是药,了解体质最重要
“很多人并不了解膏方,它可是中成药里的‘元老’,古人把丸、散、膏、丹并称四大剂型,膏方在古代分‘外敷’和‘内服’两个品类,外敷治疮疡,内服养气血,我们现在所说的膏方更多是内服膏方。”俞红五介绍。
“民间有‘今冬进补,明年打虎’的说法,很多人把膏方默认为养生产品,但膏方本来是治疗慢性疾病的,如果身体健康,尤其是实热、湿热、痰湿体质的人,并不适合吃。而且膏方是一人一方,想要调理体质,一定要到医院来请医生辨证施治,才能保证最好的效果。”俞红五说,有些人群甚至不适合服用膏方,比如急性病发作期,要先治病再滋补;孕妇胎元未稳,不宜大剂温补;糖尿病患者不适合服用膏方;消化功能差的人也很难吸收荤胶,吃下去反而会造成身体负担。
一人一锅,一剂制作要三天
“一剂膏方有时要用到十多斤的中药材,药材要浸泡、反复煎煮、去渣浓缩,最后还要请出‘胶’或‘糖’来收膏,膏方本质是半固体状的高浓度中药”,安徽省针灸医院主任药师、药学部主任杨满琴说,膏方制作工艺复杂,整个流程需三天时间,一人一方、一人一锅制备出来才功效显著。
杨满琴介绍,药剂师拿到药材后,首先是清洗和浸泡,有效成分在之后的煎煮中才能充分析出;第二步要进行两到三次的煎煮,一次煎煮要一到两个小时;煎煮好的这个药液要经过一晚沉淀,第二天上午进行浓缩;浓缩到一定程度后,加入冰糖、蜂蜜之类,或胶类药材进行收膏;收膏完成进行装盒,为避免霉变,还有一个长达12个小时的晾膏过程。膏方制作要三天时间才能成品。
年轻人群,可用膏方调体质
提起膏方,很多人脑海中想到的是患有各种慢性病的老人,俞红五说,其实,现在“00后”来开膏方的也很多。实际上,门诊见到的很多年轻人,特别是年轻女性,从中医角度看都有体虚、气虚的表现,甚至还有阳虚的小姑娘,整日手脚冰凉,一入秋就捧个热水袋,这些人都适合通过膏方来调整体质。
近年医院推出了一款名叫“桃花饮”的膏方,人称“可以喝的面膜”,因为连续吃几周气血上来后,面若桃花,气色提亮不少。这种养生膏方很受年轻人欢迎。
这两年带孩子来开膏方的家长也不少,大多是为了“冬天补一补,春天蹿个头”。
小孩不是不能吃膏方吗?省针灸医院儿科主治医师胡怡超说,小孩不能吃荤膏。比如说鹿茸、阿胶、红参、淫羊藿这些滋补类药物,都不建议吃,可能会导致孩子性早熟,甚至骨龄偏大,长不高。但像用蜂蜜、饴糖等收膏的素膏是可以考虑的。有的孩子阴虚,可以用些清热滋阴的药物;有的孩子阳虚,可添加桂枝、山萸肉等;脾胃虚弱的孩子,可用山药、茯苓、陈皮等健脾胃的药,还可加一些助消化的药,比如炒二芽、焦山楂等。
“有些膏方确实对湿疹、哮喘有效;另外,针对一些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、记忆力差等问题,还可加入益智仁、远志等中药材来调理。”胡怡超说,无论是哪种膏方,一定要到医院找专科的医生定制。
记者 陶妍妍 程兆
关键词: